9月23日,《河南日報》在“國企改革排頭兵——走進示范行動企業”專欄中,聚焦重裝公司,對其聚焦細分賽道、強化集成創新,拼出了發展新天地進行了詳細報道,引發社會關注。現予以轉發,以饗讀者。
面對煤礦設備行業巨頭鄭煤機,同樣生產液壓支架的本土企業,怎樣在競爭中突圍?河南能源重裝公司給出的答案是:拼裝上陣,靠性價比取勝。
走進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的河南能源重裝公司,只見一排排嶄新的液壓支架靜靜地矗立在支架存放場。“別家出征是重裝上陣,我家出征是拼裝上陣。”重裝公司銷售人員打趣地說。
貴州落地的重裝公司首套成套化煤礦設備,除液壓支架來自重裝公司外,采煤機、刮板機、電液控制等,分別來自國內不同企業,在重裝公司成套化平臺上進行整合。“整合行業資源,博采眾家之長,集大成于己身,由賣單一液壓支架產品向成套化服務轉型。”重裝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衛廣炎說。
重裝公司成立于2010年,注冊資本7億元,最初規劃的市場定位是服務河南能源內部礦井,產品定位是采煤機、刮板機、掘進機、液壓支架“三機一架”。然而,2018年企業正式投產時,恰逢煤價步入下行周期,多數煤企盈利“腰斬”。當時的重裝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90%,技術人員占比不到10%。
與其求全,不如求精做強,擇一米寬掘百米深。重裝公司深耕細分市場,專注液壓支架,攻克關鍵核心技術,拼出一條“內部市場強服務、配套市場強鞏固、終端市場強突破”的新路子,企業由投產之初的瀕臨倒閉到現階段的涅槃重生,取得了令業界驚嘆的變化。
內部市場,換位思考找訂單。重裝公司制造的第一套成套支架,賺到的“第一桶金”,并不是集團內部的單子,而是給山西企業供應液壓支架。能在外部市場拿到訂單,說明重裝公司生產的液壓支架質量過硬,緊接著,集團內部煤礦開始頻頻伸出橄欖枝,直至覆蓋集團內部50多家煤礦。
配套市場,邊干邊學練本領。煤礦設備行業巨頭往往不做配套市場,反而給了初創型企業生存空間。為生存而戰,即便代工、貼牌沒有定價權,利潤率受制于人,重裝公司也十分珍惜這個機會,甚至利用設備調試的機會,將員工送往甲方廠家進行培訓,一大批青年員工很快成長為技術骨干。
終端市場,依靠性價比取勝。作為液壓支架的行業新秀,重裝公司十分明確自己的市場定位——小型國企和民營企業是重點客戶,注重產品質量和價格,要依靠好用不貴的性價比取勝。重裝公司銷售中心副總經理徐沛說:“外部市場份額已占到訂單總量55%。”
一米寬并不等于單一產品。在新一輪數字科技變革推動下,煤礦設備企業正在大規模重組。重裝公司以總包或總牽頭的模式為客戶提供技術先進、性價比高、售后有保障的成套綜采設備。
今年上半年,重裝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.61%,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.61%,主要經濟指標增長率居行業首位。“同業競爭選擇不做什么,比做什么更重要。”衛廣炎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