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河南能源集團的業務部門和下屬單位,總會聽到這樣的一段話:“錢從哪里來?利潤從哪里來?成本怎么控?”
這三問,被稱為“經營三問”,振聾發聵、直擊痛點。既是企業精準對接市場需求的反躬自省,也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深層叩問。
當前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較以往更為復雜,企業面臨多重壓力。河南能源集團正視困難和問題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決策部署和省政府國資委部署安排,緊扣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一條主線,專注降本與增效兩件事,作答收入、利潤和成本的經營三問,提升市場競爭力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“經營三問”是一種管理策略,更是一種生存智慧。河南能源人清醒認識到:單純地削減成本而忽略企業長期發展,無異于舍本逐末。降本固然重要,在紅海中發掘藍海、存量中尋找增量,增效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根基。
錢從哪里來?
以市場為導向,干起來!
商業競爭的本質是價值競爭,企業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為社會創造價值。當前的煤炭和化工市場是一片紅海,價值也在極致地“卷”。河南能源集團“經營三問”開篇首問——錢從哪里來?提綱挈領,直指核心,以市場為導向,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,做到極致的差異化,才能走出“不卷價格就卷鋪蓋”的怪圈。
——堅持開放,走到資源集聚地去。
河南能源集團產業板塊集群中,有這樣一家不太起眼的小公司——河南省大化電氣儀表工程技術有限公司。成立之初,其資產僅有3萬多元,然而在短短3年時間里,這家公司的資產便增長至6000多萬元,并且在全球10余個國家和地區迅速擴張、迅猛發展。
這種近乎裂變式的增長,究竟是如何實現的?電儀工程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宋太浩回答:“錢從哪里來?錢從市場中來。依靠集團公司可以活下來,想活得好,還得走出去,走到資源集聚地去。”
位于新疆天山北麓的伊吾疆納新材料有限公司制加氫項目,成為電儀工程公司拿下的第一個裝置整體托管運營項目。隨著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推進,電儀工程公司開始加快走出國門的步伐,憑借集團公司整體雄厚的技術實力支撐,先后承攬的烏茲別克斯坦納沃伊甲醇項目、哈薩克斯坦石油一體化PP&UO裝置試車項目均成為被業主稱贊的示范項目;正在服務的俄羅斯NFP天然氣制甲醇項目、俄羅斯伊爾庫茨克石油公司開車技術服務等項目也在按計劃推進。
——擺脫依賴,唯一不變的是變化。
背靠大樹好乘涼,建設公司作為河南能源集團旗下唯一的建筑施工企業,主要服務集團公司內部企業,日子過得有滋有味。
近年來,隨著國家政策調整、能源結構不斷優化,建設公司主營的礦建、土建業務逐漸萎縮,面臨著無活可干的尷尬局面。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,建設公司提出“四轉”理念,即轉觀念、轉區域、轉領域、轉崗位,擺脫內部市場生存依賴,鼓勵大家“走出去”闖一闖。“‘四轉’說到底,就是摒棄‘固守待援、伸手要糧’的保守思想,圍繞市場需求加快企業轉型。”建設公司總經理劉增林說。
建設公司主體單位——國龍礦建成功中標新疆榆樹嶺煤礦北風井工程,項目所在地條件艱苦,派誰去,成了難題。最終決定由黨員干部帶頭,第一批奔赴新疆經過艱苦奮斗開拓一片廣闊天地,用實際行動鼓舞全體職工上陣拓市場。
從西北到西南,從中原腹地到內蒙古、陜西、山西再到深圳,一個個外拓項目紛紛落地。
——力出一孔,有所為而有所不為。
投產當年,重裝公司便虧損近億元,企業生存幾乎看不到任何希望。
起初,重裝公司定位也是服務河南能源集團內部市場,由于煤炭市場疲軟、資金困難,僅僅完成液壓支架生產線,再加上資產負債率高、車間職工多是新手,產品連內部市場都打不開。望著一條條停滯的生產線,重裝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衛廣炎暗下決心:“不蒸饅頭爭口氣”,決不能讓企業毀在自己手里。
檢視自身與行業差距,重裝公司集中優勢資源投入市場主航道,有所不為才能有所作為,果斷放棄采煤機、刮板機、掘進機,決定畢其功于一役,專注聚焦液壓支架研發制造。
這口氣,終是爭來了。重裝公司承制山西企業的ZF9600/17/33型液壓支架,實現了產品質量和交付工期雙超預期,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贊譽。自此以后,企業逐漸打開內外部市場,經營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。自2018年實現扭虧到2023年實現盈利5000多萬元的6年間,重裝公司在營業收入、利潤總額、產出總量、人均效率、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增長了10余倍。
利潤從哪里來?
以改革為主體,動起來!
企業為客戶創造價值,從而占領市場,取得利潤。河南能源集團作為一家值得信賴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,面對“利潤從哪里來”的問題,不把賺錢當首要目標,而是以改革為主體破解痛點,盡自己一切努力,幫助客戶解決問題。
——樹立標準,塑造品牌口碑。
新疆榆樹嶺煤礦北風井項目作為迎檢重點項目,迎來國家一級標準化專家組驗收。當專家們來到現場,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,不禁贊嘆:“真沒想到,標準化水平如此之高!”
就在榆樹嶺煤礦北風井項目如火如荼施工期間,山東魯泰集團在新疆投資的年產500萬噸白楊河煤礦也正在尋覓施工單位,項目負責人賈廣海主動找上門來現場觀摩。當他得知建設公司不僅擁有強大的礦山建設施工實力,還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礦建、土建、凍結、安裝一體化施工能力的企業時,當即表態:“活兒交到你們手上,我們絕對放心。”
干一項工程,樹一方口碑。建設公司憑借精湛技術、高素質施工團隊和過硬工程質量,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,承攬安徽盛達礦業旗桿樓鐵礦項目,成功中標年產煤3000萬噸的新疆豐華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輸煤廊道改造工程。在穩步擴大國內市場的同時,積極開拓國際市場,集中優勢資源和專業力量,承攬印尼OBI鎳鈷項目、華越鎳鈷項目等。
——轉變觀念,做好增值服務。
“真正站在甲方角度考慮問題,利潤不用刻意尋找,會自己上門。”電儀工程公司副總經理吳玉濤講起了這樣一件事,眾泰煤焦化廠裝置作為托管項目,生產過程中的馳放氣和富余氫氣未得到充分利用。于是,電儀工程公司主動引入投資方,新建6萬噸合成氨裝置,讓眾泰煤焦化成功實現變廢為寶,每年可產生經濟效益1000余萬元。而新建的合成氨裝置,依然交給了電儀工程公司托管運營。
正因為電儀工程公司將自身與客戶的利益綁定在一起,致力于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,在增值服務中尋求利潤的最大增量,讓利潤來源有了延伸可能。
——技術創新,保持長期優勢。
“你們的產品質量和其他央企的差別在哪里?”
在重裝公司投產初期,每當有客戶提出這樣的問題,銷售人員都難以回答,“人家是行業老大,實力擺在那,不能比。”但現在,重裝公司已經以完全自信的姿態與行業頭部企業同臺競技,并在知名央企和地方國企等重量級的客戶市場實現了新突破。“想在市場上長期保持優勢,必須在技術創新上想辦法。”衛廣炎說。
近兩年,重裝公司已研發出工作阻力從2000kN到26000kN、支護高度從0.6米到8.8米的液壓支架產品200余種。針對不同的礦井地質條件,重裝公司還在積極攻關“2米、5米、7米”系列高端支架產品,適用于沖擊地壓巷道的新型自適應吸能門式支架、適用于掘進巷道的護盾式液壓支架、適用于0.8米煤層厚度的極薄煤層液壓支架、適用于堅硬頂板條件下的履帶式破錨單元支架……
依托集團公司所屬礦山企業的支持,重裝公司通過建立煤礦環境條件基礎數據庫,使設計出的產品更具適應性、針對性,可更好地服務不同客戶群,先人一步更快更好滿足市場需求。
成本怎么控?
以創新為動力,拼起來!
市場形勢好的時候,企業有降本壓力,需要通過低成本獲取市場份額;市場形勢不好的時候,企業更有降本壓力,需要通過低成本獲取生存空間。“成本怎么控?”河南能源集團以創新為動力,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,打造高效組織。
——獨立核算,打破平均主義。
“如果想讓客戶選擇我們,就必須在價格上有優勢。”重裝公司黨委副書記、工會主席武付軍如是說。
對外拼的是價格優勢,對內拼的往往就是生產成本。重裝公司請出“內部市場化”這個“傳家寶”,利用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,將企業內部上下工序之間的關系、服務與被服務之間的關系變為等價交換的經濟往來關系,進行市場化模擬運作。“打破平均主義,最大限度地挖掘內部潛力。”重裝公司副總經理李昕說,他們還對電鍍分廠、智達事業部內部市場化運營進行了改革探索,提出了以利潤為中心、內部獨立核算、授權運營的思路,持續強化激勵約束。
“效果立竿見影,電鍍分廠以30余人的團隊實現了年盈利200余萬元,這在過去是不敢想的。”重裝公司財務部負責人張冉說。
一味追求降成本,是否會犧牲產品質量?“產品質量是一切工作的前提。”重裝公司副總經理李清堅定回答道,“降低成本絕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,我們通過技術創新、長協談判、嚴管精控、爭取補貼等一系列措施,在保證質量提升的前提下實施精準降本。”
——洞察趨勢,搶占行業先機。
在國家“雙碳”目標引領下,國內風、光、氫等綠色能源基建項目發展迅速。長年與煤礦打交道的建設公司敏銳地覺察到,綠色能源基建項目將是未來發展的一片新領域。
資源循環利用就是降本。建設公司首次承擔建設永煤陳四樓煤礦礦井水熱能利用項目,把礦井水余熱資源循環利用起來,以達到降本增效、節能減排的目的。項目負責人柳世震介紹:“項目運行一年來,已為礦井節約鍋爐供暖、井口電加熱供暖、建筑物空調、洗浴熱水制備、井口降溫等運行費用近730萬元,運行成本同比下降68.32%。”
這是建設公司的基建優勢,也是業務拓展的一個重點方向。在光伏發電領域,建設公司也邁出新的步伐,在自有倉儲中心屋頂安裝了光伏發電設施。這一項目的建設不僅是為了降本增效,最重要的是鍛煉施工隊伍,積累施工經驗。2023年下半年,光伏發電項目開始向外拓展,建成了永煤供電分公司2.2MW分布式光伏電站,實現利潤近200萬元。“落實‘雙碳’行動,我們還要加大市場開拓力度,在綠色低碳環保賽道上實現戰略轉型。”劉增林說。
——真誠溝通,上下同欲者勝。
在電儀工程公司的統計賬冊上,2024年以來的降本記錄清晰可見:疆納項目部通過優化操作,降低除鹽水補水量,減少污水外排量,每月節約水費54.8萬元……“這些錢是為我們省下的,其實也是為業主方省下的,既然是合作,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是賺到的。”公司辦公室主任蘇書嶺說。
與生產成本相比,管理成本更值得關注。“山是爬過去的,不是繞過去的。”宋太浩認為,在管理中最大的成本是溝通成本與信任成本。
為避免機構臃腫和“腸梗阻”現象,電儀工程公司機關至今只保持著14人的編制,只設立綜合辦公室、經營管理部、項目管理部、財務管理部等4個管理部門,每個部門3個人。部門間實行集中辦公,引入OA辦公系統。在考核成本投入時,該公司把隱性的溝通成本也計算在內,并提出以經營管理部為中心,形成“龍卷風效應”。
電儀工程公司將“風眼”放在經營項目上,明確公司決策優先考慮經營項目。用宋太浩的話說,就是聽一線的炮聲,為一線服務,誰為企業掙錢,公司就聽誰的號令。
管理簡單,溝通成本就會降下來,大家就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項目中去。
……
降本是生存之本,增效是發展之道。河南能源集團作答“經營三問”,是考驗也是激勵,是態度更是責任。
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,是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攻堅之年。河南能源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、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持續唱響“同一個河南能源,同樣的使命擔當”主旋律,以“不破樓蘭終不還”的拼勁、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韌勁,保持定力、增強動力、凝聚合力,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,為奮力打造現代化國企一流旗艦勁旅蓄能增勢。